星期三, 11月 03, 2010

教育產業的新聞報導品質,待提升

最近我們公司的新聞實在很多,
有負面、有正面。

把公司的名稱設定為快訊的我,打開郵件看到一堆標題:
康軒XX(不好的)
康軒OO(好的)

實在覺得莞爾,怎麼會有一家公司評價如此正負兩極。



但其實也不須太訝異,
很多時候我們所看到的新聞,只不過是企業形象處理的一環。
處理得宜,得到好形象;稍有閃失,落得壞名聲。

就連臺灣的企業龍頭-台塑,最近在媒體上也是灰頭土臉的。

只不過,臺灣其他的重要產業多半有熟知內情的財經記者,
相較之下,熟知教科書出版產業的人實在不多,
所以身處其中、熟門熟路的人,看到媒體的評論,
往往會有一種「腦袋裡裝什麼!?」的感慨。

例如這則新聞 → 國小評量書 刊商業廣告惹議

我小時候念的是國編本課本,當時還沒有康軒這家公司,
但新學友的新學友參考書、翰林出版的新無敵、南一出版的點線面,高昇出版的斷層掃描,在我們那年代可是響噹噹的參考書,
有些老師會拿參考書來當講義,周遭同學自己去書局購買來當自修的也不少。

於是只要符合這本參考書使用者年齡層的商品,
都想利用封面裡、封底裡的版面來打廣告。
例如牛奶、咖啡廣場之類的飲料,飛龍、利百代之類的文具...。

出來說話的"市議員參選人",對國家教育政策也太太太不熟悉了吧!
參考書什麼時候歸教育部管轄了!?上告教育部!?
還好他不在我的選區,不然我一定查出來他是誰,
這種連國家政策都沒先搞清楚就急著拋頭露面的參選人,
連搶鏡頭的基本專業都沒有~
(而且也太冏了,居然從頭到尾都沒報出名諱,連廣告效果都沒有。)

參考書並不列在國家教育政策之列,不是國家強迫購買的耶~
這些書和國語日報字典、六法全書、考高普考的參考書,沒有兩樣,
都是自行選購的"參考書"。

如果家長的大怒是針對
"小朋友天天要看要翻的學習評量,廣告一大堆,家長只能無奈接受,因為這是老師指定要買的,..."
這還能夠讓人理解,但這則報導卻完全失焦了。

教育部也很瞎,說什麼
"...學校事前先好好篩選,別再犧牲學生的學習品質,引起爭議。"
人家出來批評的是廣告,廣告和學習品質關係在哪啊?
老師難道會說:
「同學們,打開封面,你看封面裡的這個學習積木,
可促進一般人較少使用到的右腦,鍛鍊你的空間知覺與反應。巴拉巴拉...」

簡直一整個莫名其妙,
報導一件既存的事實,且該事實無違法情事,
沒有伸張到任何人的利益、正義,
但對很多不明究底的一般讀者來說,卻可輕易折損了敝公司名聲,
這樣的新聞報導價值到底在哪裡?

臺灣跑教育線的媒體人什麼時候才能有一篇正確且有價的報導?

沒有留言: